親親寶貝

【育兒悄悄話】正確的觀念,教出專注的孩子
2011/08/01 廖曉君


「專注力」,是這十年來興起的熱門議題,大人要如何理解孩子的「專注力」?希望本文帶給讀者一些基本的啟發。

 

學齡前的孩子,專注力本來就有限

    試著猜猜看,您覺得2 ~ 5 歲的孩子,如果集中注意力做一件事,如:畫圖、拼圖等,能夠持續多久?根據專家學者的觀察與研究,2 歲的孩子可以專心的時間約7 分鐘、3 歲約10 分鐘、4 歲約12 分鐘、5 歲約14 分鐘。這樣的數據令許多人訝異,因為和成人的想像有點落差。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幼兒園的課程中,一堂課的時間通常大約安排30分鐘,因為這個年齡層的孩子,生理上和發展上就是如此。
 

為什麼孩子的專注力不佳?

 

    臺灣的老師普遍認為孩子的專注力不夠,為什麼呢?除了前述所提幼兒發展上的先天限制,還有幾個原因讓孩子專注力不足,常見原因有下面幾項:

1. 心理問題:

   孩子對某些事物不感興趣、有心事、恐懼感等,都會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。

2. 生理問題:

   有些孩子的身體狀況特殊,導致無法專心,例如:弱視、聽覺系統有問題、沒有睡飽、過動、感覺統合失調等。絕大部分的生理問題需要靠醫生診斷才能確定,老師、家長應盡早發現、把握早療黃金期,以免耽誤孩子日後的學習。

3. 大人碎碎念:

當孩子正投入一件專心的事情時,大人常常在旁邊不停的中斷孩子的思緒。最常見的莫過於下述情況:當孩子正在畫圖,媽媽在旁邊不斷說話,一下子詢問孩子在畫什麼、一下子「指導」應該這樣畫才對;一下子催促孩子畫快一點、一下子又叮嚀不可以把衣服弄髒。

4. 社會聲光誘惑太多:

電視、電動、手機等各種媒體和工具充斥著我們的生活,孩子跟著家長接觸這些工具,已習慣被這些聲光效果炫麗的東西吸引,等上了小學需要安靜下來做功課時,反而無法專心。

抽個時間陪孩子一起看書吧!

 

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?

我們應該怎樣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?以下幾個簡單的方法供參考:

 

1. 滿足幼兒生理需求:

讓孩子營養充足、睡得好、動得夠。


2. 維持孩子的興趣:

老師、家長安排的活動要符合孩子的性向和發展,但過度的刺激反而不理想。例如:過早教注音符號、機械式的習寫等。


3. 布置一個單純的學習環境:

有些家長喜歡幫孩子買各種玩具和教材,如果沒有經過妥當的安排,反而造成孩

子一下玩這個,一下玩那個,容易演變成注意力不集中。


4. 養成好的生活習慣:

盡量不要養成孩子邊看電視邊吃飯,或邊看書邊和孩子說話的習慣,讓孩子專心做好一件事。


5. 簡單的遊戲就可以訓練專注力:

幼兒園的課程、親子活動若安排得當,孩子可以慢慢養成專心的習慣,例如:有些學校會教大一點的孩子穿針引線,只要注意安全,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活動,可以讓孩子專心的穿針線;家長念故事書的時候,有時候可以一個字一個字念,念到哪,家長的手指就指到哪,這樣也可以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在故事上。


6. 引導孩子一件事做完再接著做另外一件事情:

這是一個強調多工的社會,但是學前的孩子,應該要養成最基本的能力,因此,當大人希望孩子在某段時間內完成好幾樣工作時,要引導孩子一項一項進行。


7. 給孩子一點時間:

年幼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,連牆腳的螞蟻都可以看半天而不厭倦,但您是否常常為了趕時間,把這些好奇寶寶拉走呢?您是否給孩子充分的時間觀察這個世界呢?「專注力」是良好學習的基礎條件,因此坊間有越來越多標榜「專注力」的產品,價格或高或低,品質參差不齊,其實,只要把握上述幾個原則,並好好陪伴孩子,就可以養成孩子良好的專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