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親寶貝

【育兒悄悄話】聽說孩子白天不要玩得太興奮,以免影響睡眠,對嗎?
2012/03/20超視

◎小百科

寶寶半夜哭鬧的可能原因:
● 長牙期的疼痛─寶寶從五個月開始長牙,到二歲半長全,會有因為長牙帶來的不適而哭吵。待寶寶牙齒長出後,睡眠會自然好轉。
● 憋尿而哭吵─寶寶因憋尿造成膀胱飽滿的刺激會感到不適,就會表現為睡覺不踏實、來回翻身、哭鬧。尿完之後就會繼續安靜地睡覺。
● 小寶寶的鼻塞─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寶貝,或是感冒的寶寶,鼻腔裡會有鼻屎塊,阻塞鼻腔,迫使寶寶用嘴呼吸,造成咳嗽不適,也會引起寶寶大哭。
● 夜間溫度不適─太熱太冷或穿蓋過多,會使寶寶在睡眠中煩燥或把被子踢掉,繼而感覺寒冷,也會導致寶寶出現哭吵。
● 空氣中的刺激物─臥室中的刺激物也會使寶寶的呼吸道發生過敏、阻塞,因而發生哭吵。例如香煙味、痱子粉、驅蚊花露水、油漆......等。
● 噪音─當寶寶處於淺睡眠階段,或者處於從深睡眠進入淺睡眠的過程中,突然的、音量大的、不熟悉的聲音,都會讓寶寶驚醒,引起哭鬧。
● 生理性疾病─寶寶生病,無論是感冒發燒或腸胃不適,都很容易因為呼吸道阻塞及身體不適,半夜容易醒來哭吵。
● 突然的母子分離─由於媽媽或看護人的突然離開、更換,會造成寶寶情感上的不安全感與焦慮情緒,就會出現不明原因的半夜啼哭。
● 照顧者的情緒變化─與寶寶接觸最親密的人,尤其是媽媽,如果情緒不穩定,例如生氣、沮喪、失眠、緊張和焦慮時,往往容易「傳染」給寶寶,使孩子處於情緒緊張狀態,因而哭鬧。
● 較興奮的活動─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,抑制功能較弱。白天如果受到較大刺激或睡前有較激烈的活動,都會使寶寶大腦在睡眠時仍處於興奮狀態,因而引發突然的哭鬧。


◎專家怎麼說

黃瑽寧醫師

  在我的門診中,很多媽媽都會問這個問題。我都會先問孩子是多大年紀,因為不同年紀的狀況是不一樣的。如果是年紀較大的孩子,大概指是一歲半以後,如果半夜啼哭,會有兩種情況,一種是「夜驚」,一種是「惡夢」。
  我們睡眠的前三分之一是進入深層睡眠階段,這時候小孩子如果有尖叫哭鬧,就是「夜驚」,這時候他眼睛都是閉著的,是叫不醒的,醒來之後也不會有印象。如果這時你很用力把他搖醒,他會很生氣。所以不必理他,只要拍拍他,他會繼續睡。有少數孩子甚至在這時候有夢遊的現象,一樣不必理會他,只要注意周圍環境的安全就好,不要叫醒他。但不管是夜驚還是夢遊,都與白天的經歷是無關的。
  到了睡眠的後三分之一階段會發生的驚醒就可能是作「惡夢」,是會真的醒過來,會哭著叫爸爸媽媽。這時候就需要父母抱抱他、安慰他,問他看到什麼,好好安慰他,讓他知道爸爸媽媽在他身邊,不要害怕,讓他有安全感就會再度入睡。而作惡夢的夢境的確有可能跟白天的經驗有關,玩的太興奮就有可能讓孩子作惡夢。
  至於一歲半以前年紀較小的寶寶會半夜驚醒哭鬧,通常是那種瓶餵或含奶嘴的比較會發生,因為他睡到一半找不到安撫的奶嘴,就會醒過來哭。父母這時候只要把奶嘴再塞回去就好了,可是整個晚上會有好幾次,父母就會睡不好。所以,爸媽要調整寶寶的睡眠儀式,不要讓他含著奶嘴睡覺,給他一個小玩具或是小毯子,拍拍背、唱唱歌都可以,讓孩子半夜如果醒來要找東西就可以找得到,他就會馬上又睡著了。

王宏哲醫師

小孩子的白天活動對睡眠是會有影響的:
夜驚─注意睡前二~三小時的活動,不要太劇烈、太興奮。多增加白天休息片刻的機會。
夢遊─不要叫醒小孩,要注意環境安全。如果這時把他叫醒,會影響他的學習記憶和第二天的專注力。
惡夢─來自白天的壓力所造成的。要當下給予安全感的撫慰。
夜尿─有心理與生理因素。

  在寶寶睡覺前可以使用觸覺敏感刷,幫小孩子做全身減敏感。因為睡覺時我們的視覺沒有作用,聽覺敏銳度也減緩,只有皮膚的觸覺還在。透過觸覺敏感刷在身體上的舒服感覺,可以穩定大腦神經系統,有助睡眠。

李思儀中醫師

在中醫裡的五行,包括心肝脾肺腎,各有對應不同的情緒:
肝→怒
心→喜
脾→憂思
肺→悲
腎→驚恐

  心屬火,心又主「喜」,如果讓孩子白天玩得太開心,會有心氣和虛的現象。腎屬水,又主「驚恐」。水火是不容的,要是小孩子睡覺前玩得太開心,腎氣就會發動,半夜就會驚恐醒來。

  這時候可以輕按壓寶寶手部的「內關穴」,沿著中指向下在腕痕紋下面大概三指幅、兩條筋的中間點,這是屬「心包經」,按壓這個穴道會有補心氣的作用,比較不會出現驚恐。一般人要是心情不好的時候也可以按摩這裡。
  另外是「神門穴﹂,從小指往下到手腕下面有一條大筋,往內會有一個凹陷的點,就是神門穴,輕柔按壓這裡也可以讓小孩子睡得比較安穩。

神門穴位圖
內關穴位圖


本文出自人類智庫《請你跟我這樣過-把孩子養大不容易》:http://www.humanbooks.com.tw/product.html?v=10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