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讓孩子成為思維「跟隨者」
「媽媽,你看一下這一題,我不會做。」菁菁說。
「你先仔細看看例題。」媽媽輕聲的告訴她。
「我已經看很多遍了。」菁菁無助的回答。
「那你想想老師是怎麼說的。」媽媽再次告訴她。
「可是,我已經看過很多遍課堂筆記啦!」菁菁無奈的說。
三十分鐘後,媽媽和菁菁兩個人依舊一籌莫展,只能對著這道幾何證明題發呆。
爸爸回家後湊過來看了看,立刻哈哈大笑,說道:「這裡加一條輔助線不就好了嗎?」
媽媽和菁菁一看,果然如爸爸所說,兩人面面相覷,不知該說什麼好。
「爸爸,這不能怪我,書上的例題和老師教的內容都沒有說要加輔助線,所以我才不會做這一題。」菁菁忙不迭的解釋。
媽媽也在一旁幫腔:「是呀!一點提示都沒有,怎麼做呀?」
爸爸笑著說:「你們是強詞奪理,如果題目都一樣,還需要練習嗎?要學會動腦筋。」
讓孩子跳脫思考模式的限制
一條輔助線就解決的問題,媽媽和菁菁不是沒有這樣的能力,只是被固有的思維束縛住了。在心理學上看來,她們正是遭遇到「毛毛蟲效應」(參見文末)。
約翰•法伯在做毛毛蟲實驗之前,曾經設想:毛毛蟲會很快厭倦這種毫無意義的繞圈,繼而轉向牠們比較愛吃的食物;但是遺憾的是,毛毛蟲並沒有這樣做。導致這場悲劇的原因在於:毛毛蟲習慣固守原有的本能、習慣、先例和經驗,如果有一隻毛毛蟲能破除尾隨的習慣,轉向去覓食,就能避免悲劇的發生。
固有的思路和方法,雖然可助人們進行類比思維,縮短和簡化解決問題的過程;與此同時,卻也容易使人們盲目運用特定經驗和習慣的方法,看待一些貌似而神異的問題,結果浪費時間與精力,妨礙問題的解決。
很多孩子在學習上,犯了和毛毛蟲一樣的錯誤:數學作業的題目和例題稍有不同,就不會做;一段短文和老師教導的思路不一樣,就分析不出來。而成年人也難逃這種效應的影響,像是在工作、學習和日常生活的過程中,對於那些「輕車熟路」的問題,會下意識重複現成的思考過程和行為模式,因此很容易產生思想上的慣性,也就是不由自主的依靠既有的經驗、按照固定思路去考慮,而不願意轉個方向、換個角度思考。
美國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從小就很聰明,年輕時多次參加「智商測試」,得分總在一百六十分左右,屬於「天賦極高者」,他為此洋洋得意。有一次,阿西莫夫遇到一位熟識的汽車修理工,修理工對他說:「嗨!博士,我出一道考題來考驗你的智力,看你能不能正確回答。」
阿西莫夫點頭同意,修理工便說道:「有一位聾啞人士想買幾根釘子,於是他來到五金行,對售貨員比了一個手勢:左手兩根指頭立在櫃檯上,右手握成拳頭做出敲擊狀。售貨員看了之後,就拿了一把槌子給他,聾啞人士搖搖頭,指了指立著的兩根指頭。售貨員見狀,明白他想買的是釘子,就拿了釘子給他。聾啞人士買好以後,才剛走出商店,又進來一位盲人。這位盲人想買一把剪刀,請問:他會怎麼做?」
阿西莫夫順口答道:「盲人肯定會這樣。」接著,伸出食指和中指,做出剪刀的形狀。汽車修理工笑著說:「哈,你答錯了。盲人只需開口說:「我要買剪刀。就行了,他為什麼要比手勢呢?」
智商一六○的阿西莫夫不得不承認自己這時像個「笨蛋」,而那位汽車修理工卻得理不饒人,以教訓的口吻說道:「在考你之前,我就料定你一定會答錯,因為你受太多教育,不可能聰明。」
實際上,修理工說的受太多教育和不可能聰明之間的關係,並不是因為學的知識多,人反而變笨,而是因為人的知識和經驗一多,會在腦中形成較多的思維定勢,它會束縛人的思維,使其按照固有的路徑展開。因此,只有在工作、學習和生活中有所創造,擺脫固有的思維,另闢蹊徑,才能百尺竿頭,更進一步。
好爸媽應該這樣做
◎父母必須讓孩子了解:能夠限制人的只有自己
人的思維空間是無限的,就像彎曲別針一樣,至少有億萬種可能的變化。也許我們正被困在一個看似走投無路的境地,或是正囿於一種兩難選擇之間,只要跳脫固有的定勢思維,一定能找到不只一條脫離困境的出路。學
習更是如此,所謂「舉一反三」、「盡信書,不如無書」就是這個道理。
◎鼓勵孩子不怕失敗,勇於創新
很多父母口頭上鼓勵孩子創新,但是一旦失敗,就嚴加指責,如此會造成孩子在面對新問題時,變得畏首畏尾、有所顧忌。有創新必有失敗,家長在孩子失敗時,要多加鼓勵,才能幫助他們走出思維的困境。
成‧功‧法‧則‧運‧用
毛毛蟲效應
法國心理學家約翰•法伯做了一項著名實驗:他讓毛毛蟲繞著花盆邊緣,首尾相接、圍成一圈,並在花盆周圍不遠處,撒了一些毛毛蟲喜歡吃的松葉,結果牠們一連走了七天七夜,最終因為飢餓和精疲力竭而相繼死去。過程始終沒有一隻毛蟲打破尾隨習慣,轉向去進食。這種喜歡跟著前面的路線走的習慣被稱為「跟隨者」的習慣,而因跟隨導致失敗的現象,則稱為「毛毛蟲效應」。
本文出自人類智庫《孩子出人頭地60種成功法則》:http://www.humanbooks.com.tw/product.html?v=1241